心理咨詢常見的誤區(qū)
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,人們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可能性逐步上升,。雖然近幾年心理咨詢行業(yè)有了一定的發(fā)展,,但仍然有很多人無法享受專業(yè)的心理咨詢服務,,究其原因一方面與心理咨詢師的配比嚴重不足有關;另一方,,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存在誤區(qū):
誤區(qū)一 心理咨詢就是聊天
“心理咨詢不就是花錢找個人陪聊,,和找朋友聊天沒啥差別?!碑a生這樣的誤會與心理咨詢主要采用談話法關系很大,,但心理咨詢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聊天,它是基于心理學的專業(yè)理論和技能知識,,還結合醫(yī)學,、社會學、教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,,有嚴格科學的理論體系和操作規(guī)程,,從而達到解決心理問題的目的,幫助解除心理危機,,促進人格的完善,。因此,心理咨詢完全不同于朋友聊天,、親友的勸解安慰,、老師的教育,、領導的思想政治工作。而能夠提供“聊天”服務的人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行的,,而是需要經過特定的培訓與考核后才可以勝任,。
誤區(qū)二 誰都能當心理咨詢師
如同誰都不能隨便開汽車一樣,心理咨詢師應經過嚴格的訓練與考核,,取得專業(yè)部門的許可證才能上崗,。一名合格的全資心理咨詢師應基本具備心理學或者醫(yī)學學位,經過嚴格的實習訓練,,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,通過認證資格考試,,在上級督導老師的指導下才能獨自開業(yè),。
誤區(qū)三 心理咨詢應該一次性解決問題
時常聽到一些人在抱怨:心理咨詢沒有用,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,。這樣的抱怨往往來自那些僅做了一次咨詢的來訪者,,他們在咨詢前對心理咨詢師抱有極高的期待,幻想心理醫(yī)生能夠一次把自己長期的壓抑與痛苦一掃而光,。然而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,許多問題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產物,甚至已經是性格化的東西,,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變,,更不用說一次解決問題。心理醫(yī)生是協(xié)助人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,,不可能包辦解決問題,,而是提供一些正確的認識自己、分析問題,、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,,必須要求助者本人多次具體實踐才能解決。有些還可能涉及方方面面的現(xiàn)實問題,,心理咨詢就更難在一次解決問題,。心理咨詢需要一個了解的過程,一個討論,、分析,、操作、反饋,、修正,、再實踐的程序,一般不可能一次解決問題,,除非極少數(shù)單一的心理問題,,可以一次心理咨詢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,。
誤區(qū)四 我的心理素質好,不需心理咨詢
心理咨詢不僅僅局限于解決你的心理危機和嚴重的心理問題,。無論你多么的堅強,、聰明、開朗,、熱情和博學多識,,你都不可能徹底的了解自己,你需要從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,。你不可能每時每刻地自我反省,,也不可能始終站在局外人的立場審視自己。從普通的他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錯誤的暗示,。心理咨詢是一面比較標準的鏡子,,可以不變形的從各個角度正確了解自己。正確的了解自己可以揚長避短,,促進個人進一步完善自我,。
誤區(qū)五 我沒有病,不需要去看心理醫(yī)生
礙于歷史的原因和許多客觀因素的限制,,許多人未能分清“神經”與“精神”,、“精神”與“心理”以及“思想”之間的區(qū)別。對心理咨詢的懼怕與懷疑可能源于對“精神病”的無知,,去心理咨詢怕被當成“精神不正?!笨创睦韱栴}當成“心理病態(tài)”,、“思想問題”,。在精神病污名效應的影響下,許多輕微的問題被藏著掖著,,任其發(fā)展而沒有得到及時的干預,,最后往往發(fā)展成嚴重的問題。其實,,心理咨詢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(fā)展的最佳途徑之一,,是預防心理障礙有效方法,是提高生活質量實現(xiàn)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,。在保密原則的基礎上,,心理醫(yī)生將協(xié)助您更好地處理困擾自身的問題,調節(jié)自身的情緒,,經過努力達到預定的目標,。打個比方,沒有心臟病的你,,會不會因為去心內科找醫(yī)生檢查了一下就得了心臟病呢,?
誤區(qū)六:學院學生有無數(shù)次的咨詢機會,,我可以隨便請假
由于學院的心理老師和咨詢室數(shù)量有限,中心規(guī)定每個同學只能請假兩次,,超過兩次將取消咨詢資格,,以便更多的同學以咨詢機會!所以請大家盡量留自己穩(wěn)定的時間段,,盡量按照咨詢時段安排好自己的其他事宜,,不要輕易請假和調整時間。